在农业生产领域,化工原药辛硫磷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。作为一种广谱有机磷杀虫剂,辛硫磷以其高效、低毒、残留期短且环境兼容性较高的特性,广泛应用于各类农作物的害虫防治工作中。
从市场数据来看,辛硫磷行业发展态势良好。相关报告显示,2023 年中国辛硫磷市场规模已达到 42.6 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 5.3%。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持续推进,以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需求的不断提升。在应用结构上,约 78% 的辛硫磷用于玉米、小麦、水稻等大田作物的地下害虫防治,15% 用于蔬菜、果树等经济作物,剩余 7% 则用于园林养护等非农领域。受全球极端气候频发以及病虫害抗药性增强等因素影响,预计该行业将以 4.8%-5.5% 的复合增长率发展,到 2030 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65 亿元。
在技术创新方面,辛硫磷也取得了显著进展。以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为例,早在 2000 年前后,该院率先研发出用于杀灭地下害虫的辛硫磷,在成本未增加的前提下,将有效成分含量提升至 70%-90%,达到当时国内最高水平。近年来,缓释型辛硫磷制剂的研发投入大幅增长,2025 年较 2020 年增长了 210%,这一创新不仅推动了制剂产品附加值提升至原料药的 3.2 倍,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高效、持久的害虫防治手段。
然而,随着辛硫磷的广泛使用,其带来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。一方面,辛硫磷对水生生物具有极高毒性。此前,济南长清区归德镇曹楼村就曾发生一起事件,养殖户曹老汉的鱼塘出现大量死鱼,在鱼塘边发现了贴有辛硫磷商标的药瓶。据了解,辛硫磷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,此次事件中曹老汉鱼塘里大部分鱼死亡,经济损失惨重,警方已介入调查。
另一方面,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,辛硫磷残留超标问题时有发生。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近期的食品安全专项抽检中发现,文昌清澜春叶蔬菜摊、海口龙华曾德和蔬菜摊、保亭保城高华丽蔬菜摊销售的水芹,均存在辛硫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情况。同样,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的抽检结果也显示,六盘水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销售的西芹,辛硫磷含量不合格。这些不合格产品一旦流入市场,将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。
针对辛硫磷的使用和监管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。例如,农业农村部发布的《到 2025 年化学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方案》,对低毒高效产品市场形成利好,推动了辛硫磷等产品向更环保、更高效的方向发展。同时,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》的实施,促使可降解包材在辛硫磷产品中的使用率从 2021 年的 17% 快速提升至 2023 年的 43%,尽管这使得每吨产品生产成本增加约 1200 元,但从长远来看,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此外,在农药使用过程中,由于农民对农药特性了解不足,也会导致一些问题。以辛硫磷为例,它在强光下容易分解,导致药效严重降低。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数据显示,因施药不当导致的作物损失在 2023 年超过 17 亿元,其中四成案例与农药光解特性直接相关。很多农民在大中午顶着太阳喷洒辛硫磷,结果防虫效果大打折扣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需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普教育,例如广西农技站将易光解农药编成地方戏,唱词里提醒 “辛硫磷见光化成灰,傍晚打药最实惠”,这种接地气的科普方式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用药水平。
辛硫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但在使用过程中,无论是生产企业、监管部门还是农户,都需要高度重视其安全问题,通过技术创新、严格监管和科普教育等多方面措施,确保辛硫磷既能有效防治害虫,又能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。